近日,我校免费成人动漫
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联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昭觉县农业农村局邀请专家对其共同实施的“成苦2号”及其配套高效生产技术的田间高产创建示范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惊艳亮相:昭觉县三岔河镇姐把哪打村的示范田亩产达到302.3公斤(折合604.6斤),一举刷新我国苦荞单产历史最高纪录!这不仅标志着凉山苦荞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一步,更是在落实国家“粮食单产提升”和“大健康”战略部署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成苦2号”(川认杂粮2023003)是由我校向达兵教授主持选育的苦荞新品种,并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该品种在培育过程中,针对凉山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优化了高产潜力、抗逆性和营养品质等核心指标。在昭觉高产创建示范田中,项目组采用“种子包衣、精量播种、适密控草、平衡施肥、实时收获”等高效丰产种植技术进行配套。“成苦2号”展现出株型紧凑、结实率高、籽粒饱满、成熟期一致等显著优势,为其高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 成苦2号田间长势情况
此次测产邀请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刘绍文二级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委员包括四川农业大学彭远英研究员,凉山州农业农村局余世学推广研究员、曹吉祥正高级农艺师和四川省农科院项超副研究员。专家组在听取详细汇报、实地考察长势后,严格遵循杂粮测产相关规范,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进行实收实测,现场定区域、精准收割、脱粒干净、现场测定籽粒水分、即时称重。经反复核对与计算,最终确认示范田实收亩产达到302.3公斤,较当地传统品种及种植模式产量提升显著,创造了我国苦荞单产的新高度。专家组一致认定:“成苦2号”具有巨大产量潜力,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明确提出并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要求向科技要粮、向耕地要产能、向技术要效益。同时,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国民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具有“三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保健功能的苦荞作为特色杂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凉山是我国苦荞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有“中国苦荞之都”的美誉。此次在凉山“成苦2号”高产示范的成功,正是我校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坚持特色杂粮“全产业链”发展,在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方面持续攻关取得的成效。未来,团队将继续在学校和免费成人动漫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与推广工作,为苦荞单产提升提供“成大方案”,也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守护国民健康增添了宝贵的力量。

图2 田间现场测产